不同栽培方式对超级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向明 [1 ]
吴文平 [2 ]
刘元士 [2 ]
机构
[1] 湄潭县农业局农技站
[2] 遵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栽培方式; 超级稻; 产量; 效益;
D O I
10.13605/j.cnki.52-1065/s.2010.02.015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对超级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优6号在遵义市湄潭县海拔760m地区最佳栽培方式为宽行窄距插秧,能获得最大的群体质量(叶面积68143.5m2/hm2、叶面积系数6.811、总颖花数40102.65万个/hm2、粒/叶比0.69、单株干物质重79.76g/株)表明光合势发展动态符合总量要求合理和适度,且能获得最高的产量9052.5kg/hm2);抛秧群体质量、产量居第二,抛秧减少插秧用工的劳动强度;直播群体质量和产量都最差,但直播稻省去了育秧与插秧(抛秧)两个重要生产环节,且具有省工、省力、省秧地,且直播全生育期最短,分别比抛秧稻、移栽稻缩短了14d、16d。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效果初报 [J].
骆诗勇 ;
刘垚 ;
周应友 .
耕作与栽培, 2009, (02) :42+53-42
[2]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及播期对条纹叶枯病的影响 [J].
戴庆荣 ;
吴福民 ;
管朝华 .
农业科技通讯, 2009, (02) :108-110
[3]   上海市郊区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综合评价分析 [J].
王新其 ;
蒋其根 ;
钱益芳 ;
吴雄兴 ;
徐锦瑾 ;
王玲燕 ;
曹黎明 .
上海农业学报, 2008, (04) :9-13
[4]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研究 [J].
杨双友 .
北方水稻, 2008, (04) :45-46
[5]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比试验小结 [J].
陈莉 ;
危少勇 ;
乐明祥 ;
吴锋仁 ;
杨俊玲 ;
洪显荣 .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05) :123-125
[6]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效益及生育特性的影响 [J].
丁涛 ;
秦玉金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4) :3337-3338
[7]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效果分析 [J].
袁雷 .
耕作与栽培, 2000, (03) :10-11
[8]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效果研究附视频 [J].
孙传芝 ;
陈艺生 ;
魏贞莹 .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3) :18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