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旅游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34
作者
张约翰 [1 ,2 ]
张平宇 [1 ]
张忠孝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青海师范大学生地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旅游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拉萨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经济学测度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新方法。从高原旅游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高原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为6个活动组别计算模型。运用模型对拉萨市旅游业生态足迹进行测评,并对高原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2007年拉萨市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为0.051 34 hm2,其中交通、餐饮组分别占85%和12.5%,随着与客源地空间距离增加,生态足迹趋向于交通组别;②高原旅游生态足迹空间分割中拉萨市内为0.051 343 hm2,区域外为0.012 28 hm2,旅游活动对高原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③拉萨市旅游收入足迹为0.716 548 hm2/万元,占万元GDP生态足迹的24%,旅游业发展潜力大;④高原城市旅游业中低生态效率的餐饮和交通组别比重过高,而游、娱等高生态效率部门发展滞后;⑤拉萨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仅占城市生态承载力的13%,旅游业仍处在稳步发展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兰州市旅游生态足迹研究 [J].
李军芳 ;
雒应福 ;
王莉霞 ;
张建东 ;
张志斌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88-91
[2]   福州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 [J].
曹辉 ;
陈秋华 .
生态学报, 2007, (11) :4686-4695
[3]   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意义探讨 [J].
杨桂华 ;
李鹏 .
旅游学刊, 2007, (02) :54-58
[4]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县级尺度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以章丘市为例 [J].
窦蕾 ;
李平 ;
姜财辉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05) :47-52
[5]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J].
曹新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2) :70-75
[6]   九寨沟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分析 [J].
章锦河 ;
张捷 ;
梁玥琳 ;
李娜 ;
刘泽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735-744
[7]   旅游生态足迹: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 [J].
杨桂华 ;
李鹏 .
生态学报, 2005, (06) :1475-1480
[8]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 [J].
章锦河 ;
张捷 .
地理学报, 2004, (05) :763-771
[9]   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 [J].
李金平 ;
王志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97-203
[10]   拉萨城市用地变化分析 [J].
张镱锂 ;
李秀彬 ;
傅小锋 ;
谢高地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0, (04) :39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