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质量改进能否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

被引:43
作者
胡昭玲
张玉
机构
[1]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增加值; 分工地位; 制度红利;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5.08.003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文章在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提出关于制度质量改进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待验假说,并利用OECD-WTO-Ti VA数据库和WGI数据库测度了46个主要国家的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和制度质量,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内生门限回归模型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制度质量改进显著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但提升效应呈非线性特征;门限模型检验进一步表明,制度质量改进对较低层次制度质量的国家改善分工地位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稳健性分析支持上述结论,因而对于新常态下的中国而言,释放制度红利是价值链分工地位向上攀升的重要战略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127 +1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产品内分工、制度质量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J].
戴翔 ;
金碚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4-17+43
[2]   基于出口价格的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研究 [J].
胡昭玲 ;
宋佳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03) :15-25
[3]   内部动力与后发国分工地位升级——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证据 [J].
杨高举 ;
黄先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2) :25-45+204
[4]   契约执行效率与地区出口绩效差异——基于行业特征的经验分析 [J].
李坤望 ;
王永进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3) :1007-1028
[5]   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 [J].
施炳展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01) :56-62+88
[6]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链提升 [J].
唐海燕 ;
张会清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81-93
[7]   制度质量、外资进入与增长效应:一个跨国的经验研究 [J].
邵军 ;
徐康宁 .
世界经济, 2008, (07) :3-14
[8]  
Contractual versus non-contractual trade: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China[J] . Robert C. Feenstra,Chang Hong,Hong Ma,Barbara J. Spencer.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 2013
[9]   Does institutional quality impact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patent grant data [J].
Tebaldi, Edinaldo ;
Elmslie, Bruce .
APPLIED ECONOMICS, 2013, 45 (07) :887-900
[10]   On the origi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J].
Costinot, Arnaud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9, 77 (02) :25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