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伐干扰后长白山区天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14
作者
金永焕 [1 ]
李敦求 [2 ]
姜好相 [2 ]
刘军 [3 ]
李光华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
[2] 韩国汉城国立大学森林科学部
[3] 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红松阔叶林; 择伐干扰; 次生林; 物种多样性; 长白山;
D O I
10.13327/j.jjlau.2006.01.011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长白山区红松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年度进行中度择伐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恢复期间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经择伐干扰后,天然次生林内乔木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均较小,生态优势度指数在择伐后第5年时降低到原始林的0.6,第10年以后变化较小;在择伐后的28年间,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过程相似,二者均在择伐后迅速降低,第5年以后开始恢复,经过15年后变化相对较小,生态优势度指数均在择伐后5年间迅速增大,此后10年间灌木的生态优势度指数迅速减小,15年以后恢复到干扰之前的状态,但草本植物的生态优势度下降较慢,经过28年恢复后仍比原始林大0.6。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白山区天然红松阔叶林乔木种多样性变化 [J].
金永焕 ;
谷会岩 ;
申光日 ;
周莉 ;
代力民 ;
牟强 ;
王景田 ;
李太兴 .
山地学报, 2004, (01) :59-65
[2]   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α多样性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J].
郝占庆 ;
于德永 ;
杨晓明 ;
丁之慧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785-789
[3]   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评价研究 [J].
张颖 .
林业资源管理, 2002, (02) :45-52
[4]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动态及经营管理模型研究 [J].
于振良 ;
于贵瑞 ;
赵士洞 ;
Steve Garman .
资源科学, 2001, (06) :59-63
[5]   森林经营对群落α多样性影响的定量研究进展 [J].
雷相东 ;
唐守正 .
生态学杂志, 2000, (03) :46-51
[6]   长白山主要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的多样性研究 [J].
曹同 ;
郭水良 .
生物多样性, 2000, (01) :50-59
[7]   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调查研究 [J].
王立军 ;
张友民 ;
钟岩 ;
匡亚兰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49-51
[8]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评估研究 [J].
薛达元 ;
包浩生 ;
李文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2) :45-50
[9]   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J].
李博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6) :2-10
[10]   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 [J].
郝占庆,赵士洞,陶大立 .
生物多样性, 1994, (03) :12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