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审丑”现象伦理思考

被引:4
作者
王济远
机构
[1] 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审丑; 伦理失范; 表现; 根源; 对策;
D O I
10.13902/j.cnki.syyj.2013.05.027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作为一种旅游伦理失范现象,文化旅游"审丑"现象突出表现在历史负面名人的旅游炒作,红色旅游项目的过度娱乐化,及文化旅游"涉黄"问题等方面。这种现象是部份旅游者低俗的旅游趣味、旅游企业片面的逐利动机及政府躁动的"GDP主义"情结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的是一种"以丑为美"的病态产业观,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加强旅游伦理教育,健全旅游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旅游监督管理机制,约束和规范文化旅游相关利益主体行为,是消除文化旅游"审丑"现象,构建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伦理体系的现实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GDP主义批判 [J].
刘永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 (04) :31-36
[2]   “名人故里争夺战”之四 西门庆故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J].
裴钰 .
中国经济周刊, 2010, (17) :44-45
[3]   旅游伦理概念及理论架构引论 [J].
夏赞才 .
旅游学刊, 2003, (02) :30-34
[4]  
“荒诞名片”何以大行其道.[N].郑旺;.中华工商时报.2011,
[5]  
“奸臣纪念馆”到底有多“雷”.[N].耿欣;.中国旅游报.2009,
[6]  
民俗旅游学.[M].邱扶东; 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7]  
艺术美学.[M].万书元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基础旅游学.[M].谢彦君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