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区10种植物叶片结构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

被引:17
作者
迟丽华
宋凤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松嫩平原; 显微结构; 生态适应性;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6.06.029
中图分类号
Q944 [植物形态学];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石蜡制片法通过对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区生活型不同且具有一定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的10种优势植物的显微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其生存的环境,探讨它们对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区的生态适应特性,为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区生态重建植物种类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叶片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植物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明显表现出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它们的叶片在结构上均表现出典型的旱生特点:上表皮细胞较厚且排列紧密,上下表皮都具有发达的角质层。羊草(Leymuschinensis)、芦苇(phragmitescommunis)和碱茅(Puccinellatenuiflora)在两条平行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内,分布着数列泡状细胞,干旱时极易失水而引起叶片向腹面卷曲;碱蓬(SnaedaglaucaBuuge)和马莲(IrisensataThunb)的叶出现了明显的肉质化,这都是对干旱盐碱环境的适应性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269 / 12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阿拉善地区9种珍稀濒危植物营养器官生态解剖观察 [J].
燕玲 ;
李红 ;
贺晓 ;
王晓容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65-71
[2]   三种抗旱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对比观察 [J].
王怡 .
四川林业科技, 2003, (01) :64-67
[3]   新疆滨藜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学及叶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J].
周桂玲,迪利夏提,安争夕,庄重 .
干旱区研究, 1995, (03) :34-37
[4]   三种灌木植物形态特征及解剖结构的对比观察 [J].
李广毅,高国雄,吕悦来,姬兴洲 .
水土保持研究, 1995, (02) :141-145
[5]  
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M]. 兰州大学出版社 , 王勋陵,王静编著, 1989
[6]  
植物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扬汉主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