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GPS可降水量用于2011年北京暴雨监测

被引:8
作者
刘严萍
张飞涟
孙晓
机构
[1]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GPS; 可降水量; 暴雨; 水汽累积; 水汽输送;
D O I
10.14075/j.jgg.2013.02.008
中图分类号
P228.4 [全球定位系统(GPS)]; P412.13 [湿度、降水和蒸发观测];
学科分类号
081105 ; 0818 ; 081802 ;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北京市GPS连续观测网资料反演可降水量,分析2011-07-24—26日暴雨天气过程中GPS可降水量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GPS可降水量的变化在暴雨期过程的3个阶段特征为:可降水量的急升时间长短、升幅、量值大小反映水汽累积情况,它与暴雨期降水过程有较明显的对应关系;暴雨过程中可降水量急升达到峰值的过程伴随着明显的降水,进入高值波动阶段后,降水继续维持;可降水量下降的过程中,降水逐步减小至停止。通过北京5个站GPS可降水量变化对比,发现北京GPS可降水量的变化对应了从西南到东北的水汽输送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6+71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GPS气象预报的可行性分析 [J].
尹利文 ;
韩保民 ;
郑勇 ;
张宝成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2, 32(S1) (S1) :130-133
[2]   2011年汛期北京城市暴雨特征及其灾害成因初步分析 [J].
陈静 ;
刘琳 .
暴雨灾害, 2011, 30 (03) :282-287
[3]   综合GPS和NCEP在区域降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J].
常亮 ;
何秀凤 .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10, 40 (05) :685-692
[4]   2007年湖北省梅雨期可降水量的GPS观测和分析 [J].
陈波 ;
史瑞琴 ;
陈正洪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6) :535-539
[5]   武汉地区GPS气象网试验研究 [J].
王勇 ;
柳林涛 ;
肖建华 ;
许厚泽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7, (05) :435-438
[6]   香港实时GPS水汽监测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 [J].
陈永奇 ;
刘焱雄 ;
王晓亚 ;
李品华 .
测绘学报, 2007, (01) :9-12+25
[7]   基于GPS技术的高原与平原地区可降水量的研究 [J].
王勇 ;
柳林涛 ;
梁洪有 ;
丁克良 ;
黄兵杰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6, (01) :88-91
[8]   用地基GPS资料分析大气可降水汽总量 [J].
杜瑞林 ;
乔学军 ;
王琪 ;
万蓉 ;
王伟 ;
杨少敏 ;
谭凯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5, (03) :121-124
[9]   利用GPS观测反演三峡地区对流层湿延迟的分布及变化 [J].
李征航 ;
徐晓华 ;
罗佳 ;
朱智勤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3, (04) :393-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