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效应——以侗族村寨为例

被引:114
作者
杨立国 [1 ,2 ,3 ]
刘沛林 [2 ,3 ]
林琳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3] 不详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地方认同; 作用效应;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5.05.011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40203 ; 083302 ;
摘要
将侗族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为鼓楼、萨坛、围鼓楼布局、杉山溪田等的基础上,建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通道芋头、黎平肇兴、三江高定3个侗寨的272份调查数据分析发现:1侗寨景观的4个基因均对地方认同建构产生积极作用,且呈现"萨坛>围鼓楼布局>杉山溪田>鼓楼"强弱顺序;2景观基因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效应是意向认同>情感认同>认知认同;3在地方认同测量模型中,居住时间、出生地、职业、收入、村落发展、教育程度、居民类型、鼓楼、萨坛、围鼓楼布局、杉山溪田等因素对地方认同的影响明显;4在个人特征、社会经济、景观基因3个测量模型中,居住时间对个人特征影响最明显,村落发展对社会经济影响最强,萨坛对景观基因感知贡献最大;5个人特征、社会经济因素共变后通过景观基因感知对地方认同产生间接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593 / 5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 [J].
胡燕 ;
陈晟 ;
曹玮 ;
曹昌智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4, (01) :10-13
[2]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佛山传统祠堂文化景观变化以及地方认同的建构 [J].
李凡 ;
杨俭波 ;
何伟财 .
人文地理, 2013, 28 (06) :9-16
[3]   中国大城市新移民的地方认同与融入 [J].
赵向光 ;
李志刚 .
城市规划, 2013, 37 (12) :22-29
[5]   民间祠神视角下的地方认同形成和结构——以宁波广德湖区为例 [J].
郑衡泌 .
地理研究, 2012, 31 (12) :2209-2219
[6]   传统节庆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意义——以广州“迎春花市”为例 [J].
刘博 ;
朱竑 ;
袁振杰 .
地理研究, 2012, 31 (12) :2197-2208
[7]   旅游社区外来经营者地方依恋的特征分析——以阳朔西街为例 [J].
杨昀 ;
保继刚 .
人文地理, 2012, 27 (06) :81-86
[8]   高星级酒店外籍管理者对广州地方景观的感知与跨文化认同 [J].
蔡晓梅 ;
朱竑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57-1068
[9]   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 [J].
苏勤 ;
钱树伟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137-1148
[10]   中国书法景观的公众地理知觉特征——书法景观知觉维度调查 [J].
张捷 ;
卢韶婧 ;
蒋志杰 ;
李倩 ;
梁莉 ;
李娜 ;
黄正明 .
地理学报, 2012, 67 (02) :23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