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电荷变化量差动保护

被引:5
作者
曹团结 [1 ,2 ]
马锁明 [3 ]
许捷 [1 ,2 ]
陈建玉 [2 ]
余洪 [2 ]
代长振 [1 ]
机构
[1] 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2]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关键词
电荷变化量; 差动保护; 电流互感器饱和; 电流补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73 [线路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使用线路两侧的电荷量作为物理量构成差动保护快速动作段,作为现有电流相量差动保护配置方案的补充。提出了电荷变化量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整定原则、实现方式,并研制了试验样机,进行了动模试验验证。研究表明,电荷变化量差动保护区内故障典型动作时间为913ms,最长延时1516ms;区外故障时,电流互感器饱和时间不小于5ms时,装置可靠不动作,保护原理具有很强的安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行波差动原理的线路保护实用判据 [J].
王全 ;
徐习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1) :86-89+95
[2]   采样值差动在线路差动保护中的应用 [J].
张兆云 ;
刘宏君 ;
岳蔚 ;
习伟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12) :76-79
[3]   基于Marti模型的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J].
阎俏 ;
陈青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04) :51-55
[4]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分析与工程计算 [J].
曹团结 ;
张剑 ;
尹项根 ;
张哲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7, (01) :53-56
[5]   基于贝瑞隆模型的线路差动保护实用判据 [J].
郑玉平 ;
吴通华 ;
丁琰 ;
陈允平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23) :50-55
[6]   三相同时刻采样值高灵敏启动元件 [J].
柳焕章 ;
李晓华 ;
尹项根 ;
陈德树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 (19) :52-56
[7]   基于相关分析的暂态差动保护原理改进及仿真研究 [J].
李岩 ;
陈德树 ;
袁荣湘 ;
尹项根 ;
张哲 .
继电器, 2003, (02) :64-68
[8]   小矢量算法浅析 [J].
文明浩 ;
陈德树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 (03) :42-44
[9]   基于相关分析的暂态电流差动保护的原理与性能研究 [J].
袁荣湘 ;
陈德树 ;
马天皓 ;
张哲 ;
尹项根 .
电网技术, 2000, (04) :40-42
[10]   基于电荷量比较原理电流差动保护仿真研究 [J].
郁惟镛 ;
胡大良 ;
张耀宇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1997, (01) :16+18+20+17+19+21-16+18+20+1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