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和金露梅灌丛草甸CO2通量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25
作者
赵亮 [1 ]
徐世晓 [1 ]
李英年 [1 ]
唐艳鸿 [2 ]
赵新全 [1 ]
古松 [1 ]
杜明远 [3 ]
于贵瑞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
[3] 日本农林环境技术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植被类型; 生态系统净CO2交换量; 涡度相关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观测了青藏高原两个典型的生态系统即矮嵩草(K obresia hum ilis)草甸和金露梅(P oten-tilla f ruticosa)灌丛草甸的CO2通量,并就2003年8月份的数据,分析了生态系统通量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8月份是这两个生态系统的叶面积指数达到最高也是相对稳定的时期,在此期间矮嵩草草甸和金露梅灌丛草甸净碳吸收量分别达56.2和32.6 g C.m-2,日CO2吸收量最大值分别为12.7μm o l.m-2.-s 1和9.3μm o l.m-2.-s 1,排放量最大值分别为5.1μm o l.m-2.-s 1和5.7μm o l.m-2.-s 1.在相同光合有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条件下,矮嵩草草甸CO2吸收速度大于金露梅灌丛草甸;在PPFD高于1 200μm o l.m-2.s-1的条件下,随气温增加,两生态系统的CO2吸收速度都下降,但矮嵩草草甸的下降速度(-0.086)比金露梅灌丛草甸(-0.016)快.土壤水分影响土壤呼吸,并且影响差异因植被类型不同而不同.生态系统日CO2吸收量随昼夜温差增加而增大;较大的昼夜温差导致较高的净CO2交换量;植物反射率与CO2通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土壤温度和水分对长白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呼吸的影响
    王淼
    姬兰柱
    李秋荣
    刘延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 1234 - 1238
  • [2] 植物生长季退化草毡寒冻雏形土CO释放特征
    周党卫
    曹广民
    张金霞
    赵新全
    周兴民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3) : 367 - 371
  • [3] 青藏高原正常有机土与草毡寒冻雏形土地温观测的比较研究
    李英年
    鲍新奎
    曹广民
    [J]. 土壤学报, 2001, (02) : 145 - 152
  • [4] 草毡寒冻雏形土CO2释放特征
    张金霞
    曹广民
    周党卫
    赵新全
    周兴民
    [J]. 生态学报, 2001, (04) : 544 - 549
  • [5] 中国嵩草草甸.[M].周兴民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