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长垣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32
作者
林景晔
张革
杨庆杰
郝爱宏
机构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 大庆
[3] 黑龙江 大庆
关键词
大庆长垣; 成藏机制; 主控因素; 勘探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寻找更多的后备资源量,在研究了大庆长垣构造演化、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对长垣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成藏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油岩、古构造和岩性是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认为长垣喇-萨-杏-太构造、高台子构造和葡西南构造的扶杨油层油气主要来自西侧的齐家—古龙凹陷,太南、葡萄花和敖包塔构造的扶杨油层油气来自西侧的齐家—古龙凹陷及三肇凹陷两个方向。杏树岗至葡北是近期提交储量的优选区,预计可提交预测储量约1.3×10~8t,长垣北部喇嘛甸、萨尔图地区西侧是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90 +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高瑞祺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松辽陆相盆地石油地质.[M].杨万里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3]   松辽盆地西部扶杨油层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 [J].
张革 ;
林景晔 ;
杨庆杰 ;
杨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5) :5-7+66
[4]   发展石油地质理论 寻找更多的油气田 [J].
杨继良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9, (06)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