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告法视野下虚假荐证责任制度之重构——“三鹿门”事件下的追问与反思

被引:16
作者
于林洋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2] 玉溪师范学院
关键词
广告法; 广告荐证者; 虚假荐证; 法律责任;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9.03.009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7 ;
摘要
虚假荐证责任是指广告荐证者在广告中作虚假荐证所应承担的责任。刚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于个人广告荐证者的虚假荐证责任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广告荐证者的虚假荐证责任分为公法责任与私法责任,我国广告法采有限承认原则。"雇主责任论"并不能使广告荐证者免责。令广告荐证者承担虚假荐证责任既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社会安全的需要。目前,我国广告法中的虚假荐证责任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应在明确其价值取向及功能的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进行重构,以使广告荐证者的虚假荐证责任负担符合法律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民事法律责任 [J].
武奎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0) :42-43
[3]   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法律责任探析 [J].
曹维可 .
商场现代化, 2008, (01) :288-289
[4]   论荐证广告的法律规制 [J].
成靖 .
政治与法律, 2007, (05) :111-116
[5]   欺诈的界分 [J].
徐志军 ;
张传伟 .
政法论坛, 2006, (04) :91-99
[6]   惩罚性赔偿研究 [J].
王利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4) :112-122+206
[7]   中国消费者保护法上的欺诈行为与惩罚性赔偿 [J].
王卫国 .
法学, 1998, (03)
[8]  
侵权行为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著, 2004
[9]  
民法债编总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荣隆修订, 2004
[10]  
侵权法论[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杨立新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