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球孢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策略及其生物多样性基础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李增智
韩宝瑜
樊美珍
汤坚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
[2] 安徽省森林病虫防治总站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马尾松毛虫,应用策略,淹没式放菌,接种式放菌;
D O I
10.13287/j.1001-9332.1998.0108
中图分类号
S763.42 [鳞翅目害虫];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3种不同方式应用球孢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结果表明,3个林场的虫口在连续4年内均被抑制在低水平,但松毛虫种群动态不同:以淹没式施放白僵菌为主,但有时也淹没式施放化学杀虫剂的麻姑山林场平均虫口密度为3.16±4.94条·株-1,波动最大;长期接种式应用白僵菌的戴公山林场平均虫口密度只有0.09±0.14条·株-1,一直处于低密度状态;以化学农药处理小面积虫源地结合不频繁地淹没式施放白僵菌的金寺山林场平均虫口密度为1.45±2.29条·株-1,偶可达防治指标.对群落组成的调查结果表明,从麻姑山、金寺山到戴公山,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各物种的总个体数递减,而总物种数、总物种数与总个体数的比值,天敌与害虫种数和个体数的比值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皆递增,表明群落多样性渐趋丰富,食物链网渐趋复杂,群落稳定性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对群落动态的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从麻姑山、金寺山到戴公山,动物和虫生真菌群落的演化时序分明,趋于稳定,自我调节力强.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