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交互作用研究

被引:14
作者
彭芳春
耿康顺
机构
[1]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关键词
民间金融; 正规金融; θ值法; VAR; 中国实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采用衡量经济与金融关系的θ值法测算中国民间金融发展规模,并度量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交互影响程度的结果显示,中国正规金融的发展并不是民间金融规模壮大的原因,相反民间金融却能促进正规金融的发展。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因为被正规金融排斥的中小企业在民间金融获得融资,所以民间金融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却倾向于向正规金融融资,故民间金融又间接推动了正规金融的发展。因此发挥正规金融指导作用以推动民间金融规范发展至关重要。应尽快建立民间金融的正规借贷制度,并加速相关立法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互补、替代与转化: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 [J].
王磊 ;
吴辉凡 ;
姚广宁 .
经济经纬, 2009, (05) :132-135
[2]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合作性制度安排———解决三农融资困境的现实选择 [J].
蒲祖河 .
中国流通经济, 2008, (05) :76-79
[3]   民间借贷监测方法与机制研究 [J].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联合课题组 ;
李豪明 ;
黄爱娣 ;
何伟丰 ;
黄瑾 ;
张晓东 ;
马超 .
南方金融, 2006, (09) :18-19+35
[4]   民间金融制度:经济性质、生存逻辑及效率边界 [J].
陈虎城 .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5, (06) :31-35
[5]   民间金融合法化:一个制度视角 [J].
姜旭朝 ;
邓蕊 .
学习与探索, 2005, (05) :219-221
[6]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经济研究, 2005, (07) :35-44
[7]   民间金融、金融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 [J].
郭为 .
现代经济探讨, 2004, (05) :49-52
[8]   中国民间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J].
任旭华 ;
周好文 .
华南金融研究, 2003, (03) :24-26
[9]   非正式金融探析 [J].
易秋霖 ;
郭慧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 (03) :3-5
[10]  
中国地下金融规模与宏观经济影响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李建军等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