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对植物线粒体结构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仵小南
沈曾佑
张志良
颜季琼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水分胁迫; 脯氨酸氧化酶; 线粒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分胁迫期间,小麦幼苗芽鞘和棉花幼苗胚轴细胞内游离脯氨酸浓度增加;但复水后又恢复正常。电镜观察发现线粒体肿大,嵴消失。胞质中出现脂肪滴。气相层析技术分析,发现水分胁迫使线粒体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有明显变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氧化酶活性也明显下降。设想水分胁迫使线粒体结构和组分发生了不利于脯氨酸氧化酶活性表达的变化,因而抑制了酶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88 / 3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的测定 [J].
朱广廉 ;
邓兴旺 ;
左卫能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1) :35-37
[2]   植物类脂及其脂肪酸的分析技术——TLC-GLC技术 [J].
苏维埃 ;
王文英 ;
李锦树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0, (03) :54-60
[3]   THE COMPOSITION OF FREE FATTY-ACIDS AND MITOCHONDRIAL ACTIVITY IN SEEDLINGS OF WINTER CEREALS UNDER COLD SHOCK [J].
VOJNIKOV, VK ;
LUZOVA, GB ;
KORZUN, AM .
PLANTA, 1983, 158 (03) :194-198
[4]  
Phospholipid composition and fatty acid desaturation in the roots of rye during acclimatization of low temperature[J] . D. T. Clarkson,K. C. Hall,J. K. M. Roberts.Planta . 198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