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编制及方法学探讨

被引:167
作者
高颖 [1 ]
马斌 [1 ]
刘强 [1 ]
王永炎 [2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 中国中医科学院
关键词
中风病; 证候要素; 诊断量表;
D O I
10.13288/j.11-2166/r.2011.24.010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制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并探讨其研制的方法学。方法在对证候诊断和证候评价进行界定基础上,通过分析两轮专家问卷调查数据和14880例次临床信息采集数据,提取内风、内火、痰湿、瘀、气虚和阴虚6个证候要素,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各证候要素相关条目专家评分的一致性,Spearman秩相关系数评价四诊信息条目对证候要素的诊断重要性,采用Logistic判别法构造量表诊断模型并为量表条目赋权。结果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适合于对急性期和恢复早期患者的证候诊断,在特异性、敏感性和判断准确率方面明显优于1994年《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结论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临床可操作性强,其研制方法可为病证结合临床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097 / 21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