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史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关于淮河流域原始经济的探讨

被引:12
作者
周崇云
机构
[1] 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新石器时代; 原始经济; 史前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1.1 [石器时代];
学科分类号
060102 ;
摘要
淮河流域有丰富而独特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本文利用考古发现的资料,探讨淮河流域原始经济状况。本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已发展相当成熟,栽培稻、粟等农作物,渔猎、采集和家畜饲养业仍起重要作用,同时,淮河流域的原始制石、制玉、制陶业及原始建筑等手工业也取得很大成就,共同为史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文物考古工作十年.[M].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1,
[2]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M].张之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3]  
邹县野店.[M].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5,
[4]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文物出版社.1984,
[5]  
大汶口.[M].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74,
[6]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7]   中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J].
陆勤毅 .
安徽大学学报, 1997, (03) :47-51
[8]   舞阳史前稻作遗存与黄淮地区史前农业 [J].
张居中,孔昭宸,刘长江 .
农业考古, 1994, (01) :68-77
[9]   安徽濉溪石山子新石器时代遗址 [J].
贾庆元 .
考古, 1992, (03) :193-203
[10]   连云港地区农业考古概述 [J].
李洪甫 .
农业考古, 1985, (02) :96-10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