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乌旗地区早二叠世皱纹珊瑚化石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4
作者
郭伟
林英铴
刘广虎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生物地层学; 珊瑚组合; 生物混生;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3.04.002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生物地层学的研究,详细描述了内蒙古西乌旗地区早二叠世的皱纹珊瑚,建立了7个新种,划分了2个珊瑚组合:Lytvolasma-Cyathocarinia组合和Lytvolasma-Caninophyllum-Pseu dopolythecalis组合。前一组合主要为小型单体,无鳞板,隔壁加厚,外壁厚,一些分子具典型中柱的珊瑚类型;后一珊瑚化石组合表现为群体珊瑚和单体珊瑚混生融合。本区珊瑚动物群在早二叠世阿木山期混生类型为超覆型,在早二叠世包特格期混生类型为混合型。这种混生现象与石炭纪末-二叠纪初全球气候变冷事件相吻合,并反映了古气候暖-冷-暖的变化。同时也佐证了古亚洲洋洋壳的性质在稍早的时期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此时海盆性状应该是岛弧浅海,而不是大洋。
引用
收藏
页码:399 / 4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重大地史事件、节律及圈层耦合 [J].
龚一鸣 .
地学前缘, 1997, (Z2) :79-88
[2]   吉林中部志留─泥盆纪生物地层、群落生态及生物古地理 [J].
廖卫华,戎嘉余,胡兆珣,彭玉鲸,李春田 .
地层学杂志, 1995, (04) :241-249
[3]   中国三大地块的碰撞拼合与古欧亚大陆的重建 [J].
马醒华 ;
杨振宇 .
地球物理学报, 1993, (04) :476-488
[4]   大兴安岭南部中、晚石炭世四射珊瑚 [J].
郭胜哲 .
古生物学报, 1983, (02) :220-230+255
[5]   吉林中部早二叠世珊瑚 [J].
俞建章 ;
林英铴 ;
黄柱煦 .
古生物学报, 1981, (04) :273-286+383
[6]   东北北部早二叠世(竹蜓)类分带 [J].
韩建修 .
地质论评, 1981, (06) :539-542
[7]   大兴安岭南部中、晚石炭世地层 [J].
韩建修 ;
郭胜哲 ;
马秀 ;
周俊昌 .
地层学杂志, 1979, (03) :214-224
[8]  
大兴安岭地区石炭、二叠系及植物群[M]. 地质出版社 , 黄本宏著, 1993
[9]  
华北地区区域地层表[M]. 地质出版社 , 内蒙古自治区地层表编写组编著,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