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与乡村性评价——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为例

被引:32
作者
李孝坤
李忠峰
翁才银
王述维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县域; 乡村发展类型; 乡村性;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乡村人口多、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认识评价其乡村性,明确乡村发展方向,对于推进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根据2010年《重庆统计年鉴》数据,选择各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相对比重指标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县域划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型、工矿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均衡型等乡村发展类型;并以之为基础,选取城镇化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地产出率、农业产值与非农业产值比、高速公路密度、广播电视覆盖率等指标评价判断各县域的乡村性。结果表明,同类及不同类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之间的乡村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工矿业主导型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仅有3个区,乡村性显著的有2个区县;均衡型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居中县域有4个,乡村性强和显著的也有4个县;第一产业主导型和商旅服务型乡村发展类型的县域乡村性强或显著,可见,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乡村性总体较强。最后,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方向,一方面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现代化水平和乡村文明水平;另一方面,因地制宜,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使乡村和农民依靠自身拥有的资源要素增值致富,增强乡村持续发展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133 +1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重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 [J].
邓广山 ;
苏维词 ;
赵国军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8 (02) :28-34
[2]   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非使用价值评估——以福建永春北溪村为例 [J].
吴丽娟 ;
李洪波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2) :1606-1612
[3]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J].
龙花楼 ;
刘彦随 ;
邹健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26-434
[4]   东北地区农业地域结构类型划分研究 [J].
程叶青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 25 (01) :54-58
[5]   浅析乡村旅游的乡村性 [J].
王小会 .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09, (02) :123-124
[6]   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 [J].
李小建 ;
周雄飞 ;
郑纯辉 .
地理学报, 2008, (02) :147-155
[7]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 [J].
冯淑华 ;
沙润 .
地理研究, 2007, (03) :616-624
[8]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及问题分析 [J].
王闰平 ;
陈凯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5) :188-192
[9]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及类型划分 [J].
贾若祥 ;
刘毅 .
地理研究, 2003, (05) :609-617
[10]   我国农村发展地域差异及类型划分 [J].
刘慧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 (04)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