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何世炜
常生华
武德礼
王夏仙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
[2] 景泰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甘肃兰州
[3] 甘肃兰州
[4] 甘肃景泰
关键词
基因型; 单株叶面积; 单株日增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了4个不同基因型大豆(Glycinemax)上海95-1、垦鉴14、早熟18、930257的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4个大豆品种的单株叶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动态可以用修正的logistic曲线^y=k(1+ea+bt+ct2+dt3)-1来拟合。其单株最大叶面积与生育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53,P<0.01),各品种单株叶面积日增长(cm2/株·日)最大值出现时间,上海95-1、恳鉴14与结荚始期相一致,早熟18和930257与开花期相一致,进入结荚期以后,叶面积日增长随时间日趋减缓。4个品种的地上部风干重增长动态可以用y=k(1+ea+bt)-1方程(F>F0.01)来拟合。单株地上部风干重最大日增重值(g/株·日)与结荚盛期相一致,较单株叶面积最大日增速出现时间滞后15d左右。上海95-1,垦鉴14,早熟18三品种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趋于一致,籽实重平均占36.3%,叶片重占25.1%,荚皮重占20.57%,茎重占17.93%;930257地上部生物量分配比例与上述三品种不相一致,其叶片所占比例最高,达35%,茎重占32.4%,粒重占18%,荚皮占14.8%。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施氮肥对高羊茅种子质量和产量组成的影响 [J].
马春晖 ;
韩建国 ;
张玲 ;
程军 ;
段黄金 ;
杨忠良 ;
董玉民 ;
陈建新 .
草业学报, 2003, (06) :74-78
[2]   景泰引黄灌区大豆引种试验 [J].
何世炜 ;
武德礼 ;
朱祥清 .
草业科学, 2003, (02) :31-33
[3]   氮素用量和密度对玉米营养体产量的影响 [J].
何世炜 ;
常生华 ;
张建全 ;
王夏仙 ;
杨虹民 .
草业学报, 2003, (01) :74-79
[4]   大豆杂交F2代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J].
陈学珍 ;
谢皓 ;
李莉 ;
邱丽娟 .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2, (04) :1-7
[5]   作物研究过程中生态场理论的应用 [J].
杨从党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04) :112-114
[6]   植物群落的内禀冗余 [J].
张荣 ;
孙国钧 .
草业学报, 2001, (03) :21-27
[7]   大豆特异高产株型材料创新的思路和实践 [J].
董钻 ;
张仁双 .
大豆通报, 1993, (01) :11-12
[8]   生长的冗余—作物对于虫害超越补偿作用的一种解释 [J].
盛承发 .
应用生态学报, 1990, (01) :26-30
[9]   夏大豆施肥生理基础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J].
李奇真 ;
孙克用 ;
卢增辉 ;
杨孟佩 ;
常从云 ;
戴蜀珏 ;
侯立白 ;
徐承业 ;
杨金铎 ;
冯德仁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4) :41-48
[10]   大豆杂交组合早期世代鉴定的研究 [J].
王金陵 ;
吴忠璞 ;
孟庆喜 ;
高凤兰 .
遗传学报, 1979, (02) :21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