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学视野中的民法现代化理论模式

被引:21
作者
李石山
彭欢燕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 武汉大学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民法现代化; 私法社会化; 私法自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现代化的理论模式主要有从身份到契约、从契约到制度 (身份 )以及近现代民法模式 ,它们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私权的社会化的结果是私法公法化、私法社会法化与私法社会化。民法现代化的核心观念与理论模式是私法社会化 ,其具体内容包括 :民法以社会为中心 ;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民法应注重对弱者的不对等保护。私法社会化并不是对私法自治的否定 ,它以私法自治为前提与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民法上的人 [J].
汉斯·哈腾鲍尔 ;
孙宪忠 .
环球法律评论, 2001, (04) :389-400
[2]   文明进程中的法治与现代化 [J].
尹伊君 .
法学研究, 1999, (06) :3-16
[3]  
韦伯:法律与价值[M]. 上海人民出版社[李猛编], 2001
[4]  
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著, 2001
[5]  
社会法原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董保华等著, 2001
[6]  
民法总则[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著, 2001
[7]  
民法哲学论稿[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李锡鹤著, 2000
[8]  
德国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 2000
[9]  
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日)我妻荣著, 1999
[10]  
民商法论丛[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