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块南部巨型陆内俯冲带与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现今三维结构

被引:92
作者
张国伟
孟庆任
刘少峰
姚安平
机构
[1] 不详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5] 西北大学造山带地质研究所
[6] 不详
关键词
陆内俯冲,“立交桥”式三维结构,大陆动力学,秦岭造山带,华北地块南部;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1997.02.001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豫西横穿秦岭造山带的以反射地震为主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发现秦岭现今北界存在华北地块南部自北向南向秦岭的巨型陆内俯冲带,深达Moho面以下,与之相伴而生,在中上地壳发育自南向北的逆冲推覆构造带,千公里东西向延伸,主要发生于晚白垩世100Ma±,成为秦岭与华北地块间中新生代重要陆内构造。它是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现今三维结构的基本要素和组成部分。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现今结构具有流变学分层的“立交桥”式三维结构框架模型。显然它们具有统一的动力学背景,是秦岭造山带现今处于印度—青藏、太平洋和欧亚板块的西伯利亚地块等三大构造动力学体系复合部位,导致其从深部地幔动力学的最新调整到上部地壳响应所发生的壳慢等圈层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可能是大陆长期保存、演化的主要途径与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大陆动力学意义,对中国大陆构造、灾害、环境研究也具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 / 9+11-1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