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张国印
王丽英
孙世友
王志军
吴荣秀
崔瑞秀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2] 河北省正定县农业局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质量; 性状;
D O I
10.16318/j.cnki.hbnykx.2004.01.001
中图分类号
S158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调查分析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棉花、果园、大田蔬菜和大棚蔬菜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常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土壤相比 ,果园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pH、土壤全氮含量均显著降低 ,特别是土壤全氮含量降低了 37 30 %,而土壤有效锌、有效铜以及可溶盐含量则分别提高 1 1 0 4 %、 32 0 5 %和 1 7 86%;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锌含量显著提高 ,特别是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极其显著 ,达到大田土壤速效磷含量近 4 6倍 ,速效钾和有效锌含量也增加了 2 5倍多 ,土壤质量显著提高 ,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平均提高了一倍以上 ,次生盐渍化程度加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长期施用化肥对粮食生产和土壤质量性状的影响 [J].
郭胜利 ;
周印东 ;
张文菊 ;
荣丽媛 ;
刘振赏 ;
高长青 .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01) :16-22
[2]   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影响 [J].
章明奎 ;
徐建民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2, (03) :44-49
[3]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 [J].
龙健 ;
黄昌勇 ;
李娟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1) :76-79
[4]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 Ⅰ.土壤质量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J].
赵其国 ;
孙波 ;
张桃林 .
土壤, 1997, (03) :113-120
[5]  
河北省土壤耕层养分变化与调控.[M].贾文竹;赵振勋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  
河北土壤微量元素研究与微肥应用.[M].孙祖琰;丁鼎治主编;.农业出版社.1990,
[7]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科学出版社.1983,
[8]  
土壤理化分析.[M].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