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消落区周期性干湿交替环境对土壤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57
作者
马利民
张明
滕衍行
赵建夫
机构
[1] 同济大学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3] 重庆三峡研究院
[4] 重庆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区; 磷释放; 淹水; 落干;
D O I
10.13227/j.hjkx.2008.04.023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以三峡库区消落区典型江段万州断面为试验基地,以释磷能力较强的紫色土为对象,根据三峡水库消落带的"干湿交替"空间和时间特征,进行万州断面土壤磷释放的实验室模拟试验,分析了周期性"淹水-落干"干湿交替对土壤磷释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淹水-落干"干湿交替条件下各形态磷在水土界面释放的活性为:Ca2-P,Fe-P>Ca8-P,Al-P>O-P>Ca10-P;T-P在每次淹没时释放量递增,从第1次的15.4 mg.kg-1,到第3次26.5 mg.kg-1;磷在持续淹水状态下释放的主要动力为Ca2-P在水相的溶解和还原状态下Fe-P的释放,其中Ca2-P活性最高,由淹水初期的14 mg.kg-1降至5 mg.kg-1左右;而干湿交替条件下P的释放主要是氧化-还原条件变换下Fe-P的形态转换.淹水并不会使O-P释放,但可以使O-P活化,使其在落干氧化时转化为Fe-P,在下一次淹水时释放.研究发现每次淹水时土壤的有效磷水平都略有增加,每次落干时较上次落干时有效磷水平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035 / 10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巢湖底泥磷的释放模拟实验研究 [J].
汪家权 ;
孙亚敏 ;
钱家忠 ;
巫建光 ;
潘天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6) :738-742
[2]   三峡库区水库消落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期思考 [J].
牛志明 ;
解明曙 .
科技导报, 1998, (04) :61-62+6
[3]   梅梁湖和五里湖水-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交换 [J].
范成新 ;
秦伯强 ;
孙越 .
湖泊科学, 1998, (01) :73-78
[4]   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析及其释放研究 [J].
傅庆红,蒋新 .
四川环境, 1994, (04) :21-24
[5]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的测定方法 [J].
顾益初 ;
蒋柏藩 .
土壤, 1990, (02) :101-102+110
[6]  
长江三峡库区陆生动植物生态[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肖文发等著, 2000
[7]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 1983
[8]  
RHIZOSPHERE MICROBIAL POPULATIONS IN CONTAMINATED SOILS[J] . T. D. NICHOLS,D. C. WOLF,H. B. ROGERS,C. A. BEYROUTY,C. M. REYNOLDS.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