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转基因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12
作者
周瑞金 [1 ]
杜国强 [2 ]
师校欣 [2 ]
机构
[1] 河南科技学院园林学院
[2]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苹果; 遗传转化; 农杆菌; 叶片再生;
D O I
10.16175/j.cnki.1009-4229.2009.04.027
中图分类号
S661.1 [苹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苹果遗传转化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有多种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成功转入苹果中并且得到稳定表达和遗传。农杆菌介导法是苹果上应用的主要转化方法,叶片再生不定芽途径是被广泛应用的受体系统。影响农杆菌介导成功与否的因素很多,文章从以下几方面综述了目前的有关研究成果:①转化方法。因农杆菌介导法简便、高效,应用最广泛。但在转化结束后除菌不彻底易造成假阳性植株,应用直接转化法可以减少假阳性植株,提高转化率。发展苹果直接转化法,一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原生质体培养,另一方面可以选用不需要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方法,如基因枪法。②叶片再生能力。影响叶片高效再生因素包括试材的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类型,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及配比,光照条件和接种前叶片的生理生化状态(包括苗龄、叶片成熟度、叶片不同部位以及外植体的来源等),其中试材基因型是最重要的因子。③菌株类型。应根据不同的受体基因型选择不同的菌株类型。④农杆菌侵染条件。繁殖速度快的菌株侵菌时间宜短,繁殖速度较慢的菌株可适当延长侵菌时间。对农杆菌敏感的植株,可采用较低的OD值和较短的浸泡时间。一般菌液浓度范围是OD600=0.05~0.70,侵染时间不超过30min;共培养时间必须长于16h,但要以不对叶片造成伤害又最大限度提高转化效率为标准;植物酚类化合物乙酰丁香酮(AS)、渗透保护剂磷酸甜菜碱(BP)能提高农杆菌的毒力,从而提高其侵染能力。最后,指出目前依然存在转化效率不高、外源基因表达强度不够、对转化植株的选择不够重视等诸多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苹果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
    王敬尊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8) : 8560 - 8561+8646
  • [2] 超声波介导铁蛋白基因转化苹果的研究
    叶霞
    丛郁
    陶建敏
    渠慎春
    章镇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10) : 2001 - 2005
  • [3] 转基因苹果组培苗铁蛋白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
    叶霞
    黄晓德
    陶建敏
    蔡斌华
    章镇
    [J]. 果树学报, 2006, (04) : 491 - 494
  • [4] 农杆菌介导Ferritin基因转化苹果的研究
    叶霞
    黄晓德
    陶建敏
    乔玉山
    姚泉洪
    章镇
    [J]. 果树学报, 2005, (04) : 387 - 389
  • [5] 转番茄铁载体基因(LeIRT)八棱海棠对缺铁胁迫的响应
    渠慎春
    张君毅
    陶建敏
    乔玉山
    章镇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5) : 1024 - 1028
  • [6] 抗菌肽MB39基因导入‘皇家嘎啦’苹果及其四倍体植株的培育
    刘庆忠
    赵红军
    刘鹏
    Mong Rengong
    FreddiA.Hammerschlag
    [J]. 园艺学报, 2001, (05) : 392 - 398
  • [7] 根癌农杆菌介导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入苹果主栽品种
    师校欣
    王斌
    杜国强
    翁曼丽
    高仪
    [J]. 园艺学报, 2000, (04) : 282 - 284
  • [8] 苹果离体叶片高效再生不定芽技术研究
    师校欣
    杜国强
    高仪
    马宝煫
    肖建会
    贾建航
    [J]. 果树科学, 1999, (04) : 255 - 258
  • [9] 苹果主栽品种高效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张志宏
    方宏筠
    景士西
    王关林
    吴禄平
    朱祯
    [J]. 遗传学报, 1998, (02) : 67 - 72
  • [10] 苹果基因转移技术研究初报
    程家胜
    Dandekar
    A.M.
    Uratsu
    S.L.
    [J]. 园艺学报, 1992, (02) : 101 -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