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法解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PM10的来源

被引:57
作者
邹本东
徐子优
华蕾
韩玉朴
董淑英
鹿海峰
机构
[1] 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源解析; 大气颗粒物; PM10; 北京;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07.02.021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04年10月份在北京市6个采样点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分析了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元素组成、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并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颗粒物的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6类: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土壤风沙尘、二次粒子尘、工业粉尘、生物质燃烧尘和燃油尘。用模型计算得到的各源对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占36.57%、土壤风沙尘占16.07%、二次粒子尘占12.33%、工业粉尘占10.29%、生物质燃烧尘占6.07%、燃油尘占3.84%、其它占14.84%。其中建筑水泥/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土壤风沙尘、二次粒子尘、工业粉尘是大气颗粒物PM10的主要来源。实验表明,在缺少源成分谱时可以用因子分析模型来分析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玉溪市中心城区TSP源解析研究 [J].
柯昌华 ;
金文刚 ;
钟秦 ;
徐峰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3, (05) :40-43
[2]   中国4城市空气颗粒物元素的因子分析 [J].
胡伟 ;
魏复盛 .
中国环境监测, 2003, (03) :39-42
[3]   兰州市大气降尘污染物来源研究 [J].
杨丽萍 ;
陈发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4) :499-502
[4]   兰州西固地区气溶胶污染源的鉴别 [J].
张远航 ;
唐孝炎 ;
毕木天 ;
汤大钢 ;
赵德山 .
环境科学学报, 1987, (03) :269-278
[5]   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大气气溶胶的来源 [J].
王明星 .
大气科学, 1985, (01) :73-81
[6]   关于富集因子及其应用问题 [J].
毕木天 .
环境科学, 1984, (05) :68-70
[7]   A study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Tinto-Odiel estuary in southwestern Spain using factor analysis [J].
Grande, JA ;
Borrego, J ;
Morales, JA .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0, 39 (10) :109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