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群“两化”融合水平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15
作者
白雪
雷磊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信息化; 工业化; 融合; 指标体系; 区域性城市群;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4.07.038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02—2012年我国17个区域性城市群的"信息化"与"工业化"(以下简称"两化")融合水平进行测算和多角度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融合程度整体偏低,处于初级融合阶段,但融合水平提升显著,融合综合指数呈逐年增加趋势;2融合水平群际分异现象明显,东部城市群要好于中西部城市群;3融合层面因素空间表现各异,融合程度指数空间分异最大。并从信息资源的利用、人才引进、工业自动化、产业效益等"两化"融合的内、外动力方面,对我国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7+102 +10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理论及其测评体系研究.[D].尹睿智.天津大学.2010, 03
[2]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Convergence..KHANNA T;GREENSTEIN 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3]  
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M].方创琳;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1,
[4]   城市国际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J].
易斌 ;
于涛 ;
翟国方 .
经济地理, 2013, 33 (09) :37-42
[5]   中国城市群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及空间格局 [J].
刘辉 ;
申玉铭 ;
柳坤 .
地理学报, 2013, 68 (02) :186-198
[7]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 [J].
谢康 ;
肖静华 ;
周先波 ;
乌家培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4-16+30
[8]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向及融合模式研究 [J].
李欢 ;
田雨虹 ;
王伦 .
情报科学 , 2011, (07) :1021-1026
[9]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融合指数)评价指标和方法 [J].
龚炳铮 .
中国信息界, 2010, (11) :21-24
[10]   我国两化融合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J].
黄体鸿 ;
侯仁勇 ;
陈天笑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0, 32 (05) :787-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