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娄山关组顶部古岩溶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层序地层学意义

被引:11
作者
胡宁
雷卞军
黄照先
张开明
机构
[1] 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古岩溶不整合面,层序地层学,娄山关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 [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鄂西娄山关组顶部存在古岩溶不整合面,有众多陆上暴露和溶蚀标志,表明其产生受寒武纪末海平面下降事件的控制。它不仅形成了碳酸盐台地上典型的Ⅱ型层序界面,而且恰与寒武—奥陶纪年代地层界线相重合,体现了层序界面、年代界线和事件界线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层序界面和界线层型相结合而产生的地层划分的一个新概念:最优自然界线 [J].
梅仕龙 .
地质学报, 1995, (03) :277-284
[2]   稳定氧碳同位素在碳酸盐岩成岩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J].
陈荣坤 .
沉积学报, 1994, (04) :11-21
[3]   广西晚二叠世合山组中沉积间断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黄凤鸣,黄迺和,王根发,陶继文,温显端,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
地质科技情报, 1994, (02) :47-52
[4]   中国奥陶纪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 [J].
陈旭 ;
戎嘉余 ;
汪啸风 ;
周志毅 ;
王志浩 ;
陈挺恩 ;
耿良玉 ;
邓占球 ;
胡兆珣 ;
董得源 ;
李军 ;
张元动 ;
詹仁斌 .
地层学杂志, 1993, (02) :89-99
[5]   贵州省贵阳地区的三叠纪地层格架 [J].
魏家庸 .
中国区域地质, 1993, (02) :97-106+191
[6]   试论块状白云岩的混合水成因模式 [J].
郑荣才 ;
柳梅青 .
矿物岩石, 1992, (01) :55-64
[7]   峡东地区寒武系岩石学、沉积学特征及储集性 [J].
潘荣胜 ;
陈小兰 ;
翟永红 .
岩相古地理, 1991, (01) :8-20
[8]  
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M].蒲心纯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9]  
层序地层学原理.[M].(美)威尔格斯等编;徐怀大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10]  
古岩溶.[M].( )詹姆斯(James;NoelP.);( )肖 凯(Choquette;PhilipW.)著;胡文海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