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叶位叶对产量的生理效应(初报)

被引:11
作者
张邦恕
机构
[1] 浙江农学院
关键词
依靠; 满度; 成熟; 田氏; 深水稻; 千粒重;
D O I
10.13592/j.cnki.ppj.1958.05.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抽穗后水稻不同叶位叶对产量的作用可分二方面:1.贮藏作用将前阶段积累在叶中的养料,在种子形成时期运向穗部。据田中氏报告,剑叶及下2,3,4叶的干物移动率(死亡叶干物重/叶最高干物重)超过30%。2.光合作用据殷宏章先生报告,穗部干物质2/3来自抽穗后的同化作用,所以抽穗后同化作用的强弱对产量的影响很大。不同叶位叶这二作用的比例不是完全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