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湖北省巴东栖霞组沉积成岩作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1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颜佳新
伍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伍明
李方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李方林
方念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方念乔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南民族学院化学系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矿系
来源
:
沉积学报
|
1998年
/ 04期
关键词
:
栖霞组,地球化学特征,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D O I
:
10.14027/j.cnki.cjxb.1998.04.013
中图分类号
:
P59,P534.46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详细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重点对湖北省巴东水布垭剖面栖霞组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组碳酸盐岩中CaO、Al2O3、K2O、Fe2O3、P、Ba和Mn的含量主要与沉积环境或原岩岩性有关,地层中SiO2、MgO、Sr和Na的含量主要与成岩作用有关。建立了栖霞组沉积成岩作用地球化学模式。该研究合理地解释了本组岩石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深化了对该组岩石形成环境,特别是成岩环境的认识,区分了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该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对合理地选取有关地球化学参数研究该组岩石及类似地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具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鄂湘桂地区栖霞组古氧相分析与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
[J].
颜佳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颜佳新
;
陈北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陈北岳
;
李思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李思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本培
.
地质论评,
1997,
(02)
:193
-199+226
[2]
冰川发育对赤道地区碳酸盐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影响
[J].
颜佳新,杜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颜佳新,杜远生
.
地质科技情报,
1994,
(03)
:48
-56
[3]
湖北省栖霞组沉积环境、沉积旋回及层序地层划分
[J].
颜佳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
颜佳新
;
方念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
方念乔
.
地球科学,
1994,
(05)
:620
-626+718
[4]
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缺氧环境研究
[J].
吴胜和,冯增昭,何幼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吴胜和,冯增昭,何幼斌
.
沉积学报,
1994,
(02)
:29
-36
[5]
南盘江地区二叠纪碳酸盐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与沉积-成岩环境
[J].
赵泽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滇黔桂石油地质科学研究所
赵泽恒
.
云南地质,
1987,
(01)
:50
-63
[6]
从锶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天青石矿床的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
[J].
徐兴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川东南地质大队
徐兴国
.
地质论评,
1984,
(02)
:146
-154
[7]
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M]. 地质出版社 , 冯增昭等著, 1991
←
1
→
共 7 条
[1]
鄂湘桂地区栖霞组古氧相分析与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
[J].
颜佳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颜佳新
;
陈北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陈北岳
;
李思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李思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本培
.
地质论评,
1997,
(02)
:193
-199+226
[2]
冰川发育对赤道地区碳酸盐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影响
[J].
颜佳新,杜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颜佳新,杜远生
.
地质科技情报,
1994,
(03)
:48
-56
[3]
湖北省栖霞组沉积环境、沉积旋回及层序地层划分
[J].
颜佳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
颜佳新
;
方念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
方念乔
.
地球科学,
1994,
(05)
:620
-626+718
[4]
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缺氧环境研究
[J].
吴胜和,冯增昭,何幼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吴胜和,冯增昭,何幼斌
.
沉积学报,
1994,
(02)
:29
-36
[5]
南盘江地区二叠纪碳酸盐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与沉积-成岩环境
[J].
赵泽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滇黔桂石油地质科学研究所
赵泽恒
.
云南地质,
1987,
(01)
:50
-63
[6]
从锶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天青石矿床的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
[J].
徐兴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川东南地质大队
徐兴国
.
地质论评,
1984,
(02)
:146
-154
[7]
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M]. 地质出版社 , 冯增昭等著, 199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