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伦理研究的可行性与可接受性

被引:3
作者
王国豫
李磊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纳米技术; 可能性; 可行性; 可接受性;
D O I
10.13904/j.cnki.1007-1539.2012.04.027
中图分类号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迄今为止的纳米伦理学的讨论或停留于描述性、实证性层面,或倾向于推测的、概念性问题。而无论是关于现实的还是未来的问题的讨论,都是从后果出发、从可能性出发。其致命的弱点在于,一方面陷于功利主义的利益权衡;另一方面,由于其结果的推测性而难免走向乌托邦或敌托邦的幻想。纳米伦理可以从可能性出发,但重要的不是对纳米技术的可能后果进行伦理评价,而是如何构建一个可行的伦理框架,以引领纳米技术的发展走向我们可以接受和需要的方向。为此,要求我们放弃因果还原论的研究方法,重返生活世界,充分考虑技术受众的需求、期待和意志以及社会的伦理规范,将主体的可接受性纳入反思对象。将纳米技术的发展从任意的可能性引向适意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纳米技术:从可能性到可行性 [J].
王国豫 .
哲学研究, 2011, (08) :97-103+128
[2]   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及其评价 [J].
刘颖 ;
陈春英 .
科学通报, 2011, 56 (02) :119-125
[3]   序言 [J].
白春礼 .
科学通报, 2011, 56 (02) :95-95
[4]   社会-技术系统框架下的技术伦理学——论罗波尔的功利主义技术伦理观 [J].
王国豫 ;
胡比希 ;
刘则渊 .
哲学研究, 2007, (06) :78-85+129
[5]  
伦理学与经济学[M]. 商务印书馆 , ()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 2000
[6]  
If and Then: A Critique of Speculative NanoEthics[J] . Alfred Nordmann.NanoEthics . 2007 (1)
[7]  
Societal implications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Maximizinghuman benefit[J] . M. C. Roco,W.S. Bainbridge.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