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的特异重力场与深部地壳结构

被引:48
作者
滕吉文
王谦身
王光杰
徐亚
张雪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喜马拉雅; 东构造结; 重力场; 深部地壳结构; 楔形插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2.1 [地球的重力场]; P313.2 [地壳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跨越中、印、缅三国交界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92°E97°E,26°N30°N)有一半以上的面积尚没有重力测点,是重力数据空白区,故无法直接研究其重力场特征与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本文应用卫星重力异常资料作为近似空间重力异常,经计算给出的布格重力异常,其特征与该地区的地形高程呈很好的镜像相关.据此得到该区不同方位的3个地壳深部结构剖面.重力异常反演求得青藏高原地壳厚度>70 km;喜马拉雅造山带为55 km左右;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盆地为33~35 km;那加山山脉地区为40~45 km,即呈现出3个不同构造单元的展布.同时求得“东构造结”区由高密度的刚性物质构成,在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下呈向北运移,并插入青藏高原东缘.基于这样的构造格局和深层动力过程,导致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和东北缘的强烈构造运动,大、小地震的频频发生和矿产资源的聚集.
引用
收藏
页码:1045 / 10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