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效应”及其行为金融学解释

被引:7
作者
姜永辉
马雪松
机构
[1] 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关键词
指数效应; 上海证券; 金融学; 非生产领域经济学; 超常收益率; 指数基金; 股票价值; 投资者; 样本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0 [金融、银行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有效市场假设和行为金融理论分析 [J].
刘华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2) :58-63
[2]   “指数效应”的实证检验与理论诠释——一个文献综述 [J].
赵鸣雷 ;
欧阳令南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05) :72-75
[3]   “非典”对证券市场影响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J].
楚鹰 ;
刘露 .
统计与决策, 2003, (06) :27-31
[4]   从行为金融看证券投资误区 [J].
楚鹰 ;
陈君宁 .
经济师, 2003, (06) :116-117
[5]   证券市场异象的行为金融学探讨及对我国的启示 [J].
戴志敏 ;
姜宇霏 .
商业研究, 2003, (04) :100-103
[6]   行为金融、噪声交易与中国证券市场主体行为特征研究 [J].
杨胜刚 .
经济评论, 2002, (04) :83-85
[7]   股票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过度反应分析 [J].
曹红辉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2, (03) :29-34
[8]   从有效市场假设到行为金融理论 [J].
宋军 ;
吴冲锋 .
世界经济, 2001, (10) :74-80
[9]   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 [J].
赵学军 ;
王永宏 .
金融研究, 2001, (07) :92-97
[10]   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与实践 [J].
阳建伟 ;
蒋馥 .
当代经济科学, 2001, (04)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