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地区热液型金矿的成矿作用及其模式

被引:20
作者
杨光忠
机构
[1] 贵州省地矿局地质队
关键词
热液型金矿; 成矿作用; 黔东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文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和笔者新近的观察研究,对黔东南地区热液型金矿的成矿作用及其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探讨。尤其对大量分布的顺层石英脉型金矿,依其产状及结构构造特征划分为褶皱早期水平顺层充填含金石英脉和褶皱期及其期后倾斜“整合”充填含金石英脉两个基本类型,初步建立了区内热液型金矿的成矿模式,具有较大的找矿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黔东南地区金矿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J].
黎应书 ;
秦德先 ;
普传杰 ;
陈爱兵 ;
谈树成 ;
范柱国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 (03) :5-8
[2]   黔东八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余大龙 .
地质地球化学, 1997, (01) :12-17
[3]   湖南深部构造 [J].
饶家荣 ;
王纪恒 ;
曹一中 .
湖南地质, 1993, (S1) :2-3+1
[4]   论湖南前寒武系金矿床的形成时代 [J].
罗献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89, (01) :25-34
[5]  
贵州金矿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何立贤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