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梁”新解

被引:3
作者
谷因
机构
[1] 贵州民族学院民语系
关键词
骆田; 骆马; 小羊驼; 陆梁; 越人; 布依族; 南夷; 族称; 壮语; 壮傣语支; 布依语;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1994.01.006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正>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文中“陆梁”一词之义,向来说者解释不一。 司马贞《索隐》曰:“南方之人,其性陆梁,故曰陆梁。”张守节《正义》则曰:“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此两说乃唐人之见,事实上并非如其所说这样简单。故现今学者多不以为然,谓之曰“义不可通”;“皆牵强附会,有失原义”,并分别提出了如下见解。 戴裔煊说:“越人姓骆氏,古无所谓姓,骆为其族名”,“越人本来称号应为骆”,“‘陆梁’即‘骆’音之长读,秦始皇开拓岭表,置3郡,其地取诸陆梁;换言之,桂林、象、南海3郡,本为骆亦即陆梁之居地”。“骆称之由来,滥觞于骆田,为其始源”。 前几年出版的《古南越国史》一书说:“陆梁”是岭南土著民族语言的译音。“陆”是山麓的“麓”,“因为岭南多山麓,本地民族以此相称是合乎情理的”。“陆”又转而为“雒”,两字音近互通。“梁”有两种解释,一是山坡的“坡”,今广西壮族及粤方言均称山坡的“坡”为“lcη”,与“梁”音近,“陆梁”是“麓坡”的意思。“梁”的另一种解释是“佬”,岭南越人习惯称“佬”,“梁”是“佬”的音译,“陆梁”就是“雒佬”的意思。“‘佬梁”(亦即雒佬)既是岭南越人的自称,也是兼指岭南地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骆越之“骆”义何在 [J].
谷因 .
贵州民族研究, 1993, (03) :124-132
[2]   秦至南朝时期岭南民族及民族关系刍议 [J].
覃圣敏 .
广西民族研究, 1987, (01) :51-60
[3]  
百越源流史.[M].何光岳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
[4]  
古南越国史.[M].余天炽等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5]  
汉字古音手册.[M].郭锡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6]  
华阳国志校注.[M].(晋)常璩 撰;刘琳 校注.巴蜀书社.1984,
[7]  
壮族简史.[M].《壮族简史》编写组 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