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155
作者
王继业 [1 ]
孟坤 [2 ,3 ]
曹军威 [4 ,5 ]
程志华 [1 ]
高灵超 [1 ]
林闯 [3 ,5 ]
机构
[1] 国家电网公司
[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3]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4]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
[5]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能源; 信息技术; 最优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3.4 [国际互联网];
学科分类号
081201 ; 1201 ;
摘要
可再生能源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供给的紧张局势,但实现与已有能源系统的有机融合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当前的能源体系面临着新一轮变革.借鉴信息领域的互联网理念、方法与技术等成果,能够保证从能源生产、传输到消费全过程的开放对等、便捷接入、智慧用能的能源互联网成为了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基础架构角度讨论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能源互联网概念和基本特征;在总结能源互联网体系结构与技术框架、综述国内外相关信息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发展能源互联网过程中信息技术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1109 / 112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WInternet:从物网到物联网 [J].
武建佳 ;
赵伟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3, 50 (06) :1127-1134
[2]   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J].
曹军威 ;
万宇鑫 ;
涂国煜 ;
张树卿 ;
夏艾瑄 ;
刘小非 ;
陈震 ;
陆超 .
计算机学报, 2013, 36 (01) :143-167
[3]   自适应的未来网络体系架构 [J].
林闯 ;
贾子骁 ;
孟坤 .
计算机学报, 2012, 35 (06) :1077-1093
[4]   谁将把握电网行业变迁的制高点:关于第三互联网的创新架构 [J].
武建东 .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2, (05) :56-59
[5]  
中国电力与能源[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刘振亚, 2012
[6]  
智能电网技术[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刘振亚, 2010
[7]  
Energy storage in datacenters[J] . Di Wang,Chuangang Ren,Anand Sivasubramaniam,Bhuvan Urgaonkar,Hosam Fathy.ACM SIGMETRIC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view . 2012 (1)
[8]  
Putting the 'smarts' into the smart grid[J] . Sarvapali D. Ramchurn,Perukrishnen Vytelingum,Alex Rogers,Nicholas R. Jennings.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 2012 (4)
[9]  
SGTP: Smart Grid Transport Protocol for secure reliable delivery of periodic real time data[J] . Young‐JinKim,MarinaThottan.Bell Labs Tech. J. . 2011 (3)
[10]  
Multiple Criteria Analysis for Energy Storage Selection[J] . Barin,Alexandre,Canha,Luciane Neves,Abaide,Alzenira Da Rosa,Magnago,Karine Faverzani,Wottrich,Breno,Machado,Ricardo Quadros.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 20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