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死亡模式转变与国家卫生服务利用效率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郑晓瑛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所长 教授
关键词
死亡模式; 疾病构成; 卫生服务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7.1 [医疗服务制度];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文章利用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国家1993、1998年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变化及与卫生资源利用的关系。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死亡率呈较稳定下降趋势;性别、年龄别和地区别的人口死亡率、死因构成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目前,中国人口死亡率的继续下降已经不能单靠生活和卫生基本条件改善所发挥的粗放式作用,必须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使那些沿用多年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医疗卫生系统能够有效地适应新的人口转变形势,并能应对不同原因所致的慢性病和公共卫生问题,这也是降低人口死亡水平的潜在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全国部分地区育龄期妇女死因研究 [J].
武明辉 ;
丁辉 ;
杨美英 ;
张玲美 .
中国公共卫生, 2000, (10) :68-70
[2]   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J].
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 .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9, (11) :645-648
[3]   卫Ⅵ项目地区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 [J].
王燕 ;
石玲 ;
安琳 .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1999, (02)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