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区发展保护性耕作可行性分析

被引:11
作者
刘武仁
郑金玉
罗洋
郑洪兵
李伟堂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中心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保护性耕作; 可行性;
D O 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8.03.006
中图分类号
S345 [有机农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阐述了东北黑土区的资源概况与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分析了黑土区现行耕作存在的问题及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东北黑土区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目标及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 / 4+13 +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保护性耕作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
黄禄星 ;
黄国勤 .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01) :112-115
[2]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我省的研究方向 [J].
谭国波 ;
边少锋 ;
方向前 ;
赵洪祥 ;
张丽华 ;
孟祥盟 .
吉林农业科学, 2006, (03) :29-31
[3]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J].
张海林 ;
高旺盛 ;
陈阜 ;
朱文珊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6-20
[4]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和应用前景分析 [J].
常旭虹 .
耕作与栽培, 2004, (01) :1-3+44
[5]   北美保护性耕作及对中国的意义 [J].
杨学明 ;
张晓平 ;
方华军 ;
梁爱珍 ;
齐晓宁 ;
王洋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02) :335-340
[6]   旱地保护性耕作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平衡模型 [J].
王晓燕 ;
高焕文 ;
李洪文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3) :97-103
[7]   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 [J].
赵廷祥 .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2, (04) :7-8
[8]   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深松蓄水耕作技术研究 [J].
边少锋 ;
马虹 ;
薛飞 ;
杨双 ;
谭国波 .
玉米科学, 2000, (01) :67-68
[9]   松嫩平原黑土区大垄种植制度研究 [J].
王占哲 ;
赵殿臣 ;
韩秉进 ;
郝连祥 ;
陈渊 ;
陆永祥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0, (01) :8-11
[10]   少耕免耕法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彭祖厚 .
陕西农业科学, 1988, (02)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