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央行专项票据置换的政策效应评估——基于安徽亳州的实证分析

被引:15
作者
董晓林 [1 ]
褚保金 [1 ]
杨晓蓉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人民银行亳州市中心支行
关键词
票据置换; 农村信用社; 政策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从200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向全国农村信用社发行专项票据,以此置换农村信用社积压的不良资产和历年亏损挂账,激励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益,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本文通过对安徽亳州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情况的调查研究,评估央行专项票据置换的政策效果。研究显示,获得该项政策支持的农村信用社财务指标明显改善,资本充足率提高,股本金迅速膨胀,不良贷款下降;而信用社的经营业绩和支农功能并没有显著提高。信用社和地方政府在改革实施中行为短期化,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运行机制的转换仍停留于形式,"花钱买机制"效果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8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 [J].
谢平 ;
徐忠 ;
沈明高 .
金融研究, 2006, (01) :23-39
[2]   花钱买不来机制——农村信用社改革述评 [J].
李莹星 .
中国改革, 2005, (08) :67-69+71
[3]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补贴及其政策含义:以江苏为例 [J].
程恩江 ;
褚保金 ;
刘大耕 .
金融研究, 2003, (03) :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