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16
作者
梁念海
宓穗卿
胡瑞德
王培训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级硕士生
[2]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3]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4]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广州
[5] 广州
关键词
胃热证; 实验动物模型; 胃热清胶囊;
D O I
10.19378/j.issn.1003-9783.2004.02.003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用SD大鼠建立模拟人胃热证临床症状的实验动物模型,为进一步揭示胃热证内在的生理病理机制研究服务。方法先建立一个较为客观的评定指标,在相对恒定的实验室条件下,用干姜水煎剂作为造模工具药给大鼠灌胃造模,2周后观察其症状体征的变化,组织学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并用“胃热清胶囊”作以药测证的实验研究。结果2周后造模大鼠可见口渴喜饮、舌红等胃热证主要症状体征,胃粘膜弥漫性充血,胃粘膜TXB2、6-keto-PGI2显著上升,符合胃热证动物模型的评定标准;造模大鼠灌服胃热清胶囊后,其胃热证的体征、组织学检查等均有显著效益。结论在符合要求的实验室条件下,对大鼠灌服干姜水煎剂能较成功地建立模拟人胃热证临床症状的大鼠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胃溃疡胃实寒、实热证模型大鼠经穴辐射热、pH值、氧分压的检测研究 [J].
黎敬波 ;
葛金文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8, (03) :57-58+73
[2]   十二指肠溃疡尿素酶、胃粘膜相和证型的关系 [J].
戴建林 ;
钟青英 ;
叶祚泉 ;
左学红 ;
陈国林 .
中国医药学报, 1995, (03) :20-21
[3]   中药对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J].
王长洪,王艳红,周莹,樊新亚,高学武,陈山泉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 (09) :528-530
[4]  
药理实验方法学.[M].徐叔云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郑筱萸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6]  
中医内科学.[M].王永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7]  
中药大辞典.[M].江苏新医学院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