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平衡”的科学考察与哲学思考

被引:4
作者
陈贻安
机构
[1] 交通部干部学院
关键词
生态演替; 定义; 自然观; 改造自然; 含义; 群落演替; 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发展;
D O I
10.13292/j.1000-4890.1985.009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现在,“生态平衡”一词在实际使用中有两种情况:一是把它作为特定概念,用以说明生态系统的某种状态;再一种情况是借以表达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基本看法。就是说,这个词已经具有某种特定的自然观意义,从而也就具有相应的方法论功能。通常是在后一种情况下使用这个词。关于“生态平衡”的争论,究其实质,正是就它的自然观意义与方法论功能的争论。但是,它的自然观意义可以看作是它作为特定概念的基本含义在自然观问题上的拓广,而且只有首先从生态学的角度确切地把握这个概念的含义,自然观意义上的争论才能得到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7+38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态观与生态方法 [J].
余谋昌 .
生态学杂志, 1982, (01) :40-43
[2]  
生存之路.[M].[美]福格特(Vogt;W) 著;张子美 译.商务印书馆.1981,
[3]  
控制论基础.[M].[苏]列尔涅尔(A·Ya·Lerner) 著;刘定一 译.科学出版社.1980,
[4]  
理论生态学.[M].[美]梅(R·M· May) 著;孙儒泳等 译.科学出版社.1980,
[5]  
群落与生态系统.[M].[美]R·H·惠特克 著;姚璧君等 译.科学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