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海洋细菌降解石油烃研究

被引:15
作者
陈碧娥
刘祖同
机构
[1] 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系 福建泉州
[3] 北京
关键词
海洋细菌; 石油烃降解; 湄洲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研究了从湄洲湾海域分离的两个菌株H1和H2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实验测定了在 5个不同原油初始浓度下的原油降解率 ,并考察了在原油初始浓度 30 0 0mg/l、 6d的培养过程中 ,培养液的OD值及原油降解率的变化。分别以正十一烷、正十六烷、正二十四烷、萘和菲 5种纯烃配制成 3种混合烃培养基 ,以考察两个菌株对芳烃及烷烃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 ,两个菌株对烷烃和芳烃都有较高的降解速率和耐油性 ,但对底物的利用和对含N、P营养盐的要求有显著的不同。H1菌株不需要营养盐 ,对芳香烃降解特别有效 ;而H2菌株需要营养盐 ,对烷烃的降解较为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一种独特的生物降解海上溢油方式 [J].
甘居利 .
海洋技术, 1998, (01) :73-75
[2]  
Isolation of the crude oil degrading marine Acinetobacter sp E11. Razak C N A,Wang W F. Acta Biotechnologica . 1999
[3]  
Oil biodegradation in straits of Malacca. Law A T,Teo K S. Journal of Marine Biotechnology . 1997
[4]   海洋丝状真菌降解原油研究Ⅱ.砂砾中油污去除室内模拟试验 [J].
林凤翱 ;
冯志权 ;
李洪 ;
于占国 ;
张映 ;
贺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 (06) :116-123
[5]   湄洲湾天然菌群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 [J].
陈碧娥 ;
郭厚宝 ;
苏荣西 ;
苏锦波 .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182-186
[6]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编写组 编, 1986
[7]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the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Exxon Valdez oil on the shorelines of Prince William Sound Alaska. Sugai S 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