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CH4排放规律研究

被引:34
作者
刘小燕 [1 ]
黄璜 [2 ]
杨治平 [2 ]
余建波 [1 ]
戴振炎 [1 ]
王德军 [1 ]
谭泗桥 [3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甲烷排放通量; 稻鸭鱼共栖; 生态系统;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6.02.014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首次对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的甲烷排放通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排放通量日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排放高峰出现在下午14:00~16:00,晚上0:00~4:00达到最低值。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生态种养期间甲烷排放通量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甲烷排放出现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水稻生长返青期、幼穗分化期,第1个峰值为15.813mg/(m2·h),第2个峰值为9.485mg/(m2·h)。其次在水稻分蘖盛期,甲烷的排放通量最高可达8.227mg/(m2·h)。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加10.98mV,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总量分别降低1.46cmol/kg、1.25cmol/kg。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免耕稻-鸭复合系统减少甲烷排放及其机理研究 [J].
甘德欣 ;
黄璜 ;
蒋廷杰 ;
黄梅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2) :1-6
[2]   湿地稻-鸭复合系统中水稻纹枯病的变化规律 [J].
刘小燕 ;
杨治平 ;
黄璜 ;
胡立冬 ;
刘大志 ;
谭泗桥 ;
苏伟 .
生态学报, 2004, (11) :2579-2583
[3]   湿地稻——鸭复合系统中田间杂草的变化规律 [J].
刘小燕 ;
杨治平 ;
黄璜 ;
胡立冬 ;
陈艳芬 ;
文祝友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92-294
[4]   湿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研究进展 [J].
宋长春 .
生态环境, 2004, (01) :69-73
[5]   免耕稻鸭复合系统生态学特性研究 Ⅰ.土壤物理性状及养分动态变化 [J].
甘德欣 ;
黄璜 ;
黄梅 ;
向平安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24-28
[6]   稻鸭共育配套技术初探 [J].
鲁建国 ;
徐正木 ;
余晋洋 ;
郦尧生 ;
许幼青 .
上海农业科技, 2003, (04) :60-61
[7]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J].
王玲 ;
魏朝富 ;
谢德体 .
土壤与环境, 2002, (02) :158-162
[8]   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实施程序及要点 [J].
熊国远 ;
朱秀柏 ;
张东红 .
河南畜牧兽医, 2001, (12) :17-17
[9]   稻田养鱼起源新探 [J].
向安强 .
中国科技史料, 1995, (02) :62-74
[10]   土壤痕量气体研究展望 [J].
蔡祖聪 .
土壤学报, 1993, (02) :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