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杂交中稻公顷产量15吨可能性分析及栽培构想

被引:6
作者
孙永飞
俞玉峰
任国芳
陈云槐
机构
[1] 浙江省新昌县农科所!
[2] 浙江省新昌县气象局!
关键词
杂交中稻; 生产潜力; 可能性分析; 栽培构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对新昌县的土壤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品种产量潜力及栽培调控能力的综合分析,认为当地杂交中稻最高产量应该可达15t/hm2。并提出了以稳叶增粒为主攻目标,适当控制营养生长、增加碳代谢为突破口组装综合栽培技术的构想。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浙江省1996年单季稻区域试验概况 [J].
陈昆荣 ;
许庆荣 .
中国稻米, 1997, (03) :40-40
[2]   水稻超高产栽培障碍因子初探 [J].
孙永飞 ;
任国芳 ;
叶坚 ;
张文平 .
中国稻米, 1996, (06) :7-9
[3]   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设想及初步实践 [J].
孙永飞,任国芳,张文平,杨桂舫,叶坚 .
浙江农业科学, 1996, (02) :65-66
[4]   籼粳杂交稻的氮素吸收特性及其对“库”“源”特征的影响 [J].
石庆华,徐益群,张佩莲,曾宪江,钟旭华,潘晓华 .
杂交水稻, 1995, (04) :19-22
[5]   两系杂交中籼培两优特青一季亩产超吨粮 [J].
杨高群 ;
朱建军 .
杂交水稻, 1994, (05) :45-45
[6]   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讲座(1) 粮食问题与稻米生产 [J].
蒋彭炎 .
中国稻米, 1994, (01) :41-43
[7]   水稻群体“粒叶比”与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 [J].
凌启鸿 ;
杨建昌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6, (03) :1-8
[8]   赣化2号亩产1800斤以上田块群体及其控制技术 [J].
许恒道 ;
潘启民 ;
齐运田 ;
刘希强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4, (05) :12-17
[9]  
植物结构的分形特征及模拟[M]. 杭州大学出版社 , 常杰等著, 1995
[10]  
水稻模式高产栽培[M]. 浙江大学出版社[日]松岛省三,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