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栽培与野生大豆资源抗种子劣变性差异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
寿惠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寿惠霞
宋文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宋文坚
张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张刚
王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王文杰
边其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边其均
机构
:
[1]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2]
浙江农业大学中心实验室
来源
:
大豆科学
|
1998年
/ 01期
关键词
:
野生大豆;种子劣变;加速老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用甲醇胁迫、高温高湿等加速老化法,鉴定了10个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品种的抗种子劣变性,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后,各野生大豆品种仍保持较高的种子活力,而栽培大豆的种子活力下降较快。电镜观察发现,野生大豆的种皮栅状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层厚度大大高于栽培大豆,种皮发芽孔小于栽培大豆,这正是野生大豆高抗种子劣变的原因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