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特征及其造山过程反演

被引:62
作者
罗照华
邓晋福
赵国春
曹永清
机构
[1] 地质矿产系
关键词
造山带,超单元,岩石圈,根-柱构造,太行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1 [岩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太行山造山带被大多数学者称为构造岩浆带,被认为是中生代环太平洋岩浆弧的组成部分.立足于太行山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类的研究和对比,以岩浆起源、岩浆演化的最新理论作为基础和主线,采用从宏观→微观→宏观的分析对比手法,对不同时期、不同区段侵入岩类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反映的成因信息作了详细对比,从而提出了“太行山型”造山带的概念及其形成模式.认为太行山造山带属于一种新的造山带类型,受控于板缘俯冲作用的远距离效应.造山作用以强烈的岩浆活动为标志,以陆壳的双向增厚为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岩浆物理性质和流体动力学.[M].赵海玲编著;.地震出版社.1995,
[2]  
漳州I-A型花岗岩.[M].周若等著;.科学出版社.1994,
[3]  
北京地区岩浆深成作用.[M].郁建华等 著.地质出版社.1994,
[4]  
八达岭花岗杂岩.[M].白志民等著;.地质出版社.1991,
[5]  
华北地台区花岗质岩石的成因.[M].穆克敏等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6]   太行山构造岩浆带K-Ar法同位素年龄分析 [J].
罗照华 ;
邓晋福 ;
李玉文 ;
曹永清 ;
赵海玲 .
现代地质, 1996, (03) :53-58
[7]   对北京房山岩体填图单位的初步探讨 [J].
周正国 ;
罗照华 ;
何明跃 .
中国区域地质, 1992, (02) :156-160
[8]   河北邯邢地区角闪闪长岩中地幔纯橄岩包体的发现与研究 [J].
许文良 ;
林景仟 .
地质学报, 1991, (01) :33-41
[9]   关于岩浆上升速度计算的新探索 [J].
莫宣志 .
现代地质, 1990, (04) :85-88
[10]   邯邢侵入体中幔源超镁铁质岩包体的发现及其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J].
黄福生 ;
薛绥洲 .
岩石学报, 1990, (04) :40-4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