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构造、大洋构造和地球构造研究构想

被引:9
作者
马宗晋
高祥林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
关键词
大陆构造; 大洋构造; 多球层相互作用; 地球系统科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陆动力学和大洋动力学是当前固体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 ,反映处于中期阶段的板块理论正向更加深入、全面、完善的方向发展 ,并走向统一的地球构造学的趋势。中、新生代造山带构造 ,全球高原构造的比较 ,周边洋底构造对欧亚大陆的动力作用 ,应是大陆动力学中优先研究的问题。对全球洋底构造的继续探测 ,用地震各向异性研究地幔的流动或变形 ,布设海底宽频带地震台阵探测地幔细结构 ,将会提供更多的地球内部过程信息。“地球大系统科学”概念的提出 ,将能推进固、液、气三态地球多球层相互作用的研究 ,例如固体地球微动态、固液气三态球层运动的可比较性、不同球层分区性的比较等 ,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代表了从整体地球系统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多尺度耦合现象:挑战和机遇 [J].
何国威 ;
夏蒙棼 ;
柯孚久 ;
白以龙 .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02) :3-6
[2]   20世纪地磁场的剧烈变化 [J].
徐文耀 ;
魏自刚 ;
马石庄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14) :1563-1566
[3]   核幔边界动力学——地球自转十年尺度波动 [J].
傅容珊 ;
李力刚 ;
郑大伟 ;
薛霆啸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6) :541-548
[4]   地球内部热散失量分布的非对称性 [J].
汪洋 ;
汪集旸 ;
马宗晋 .
科学通报, 1998, (10) :1191-1194
[5]   南美俯冲带显示的板条构造 [J].
马宗晋 .
地震研究, 1983, (03) :319-325
[6]   取板块构造之精华,列立论之疑点 [J].
马宗晋 .
地震地质, 1979, (03) :56-56
[7]  
地球构造圈[M]. 地震出版社[苏]别洛乌索夫(В·В·Белоусов),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