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压力维稳的官博解构及其发展
被引: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书房
王军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王军洋
机构
: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
:
湖北社会科学
|
2012年
/ 03期
关键词
:
顶层维稳;
底层维权;
官博;
解构;
D O I
:
10.13660/j.cnki.42-1112/c.011499
中图分类号
: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
1204 ;
120401 ;
摘要
:
压力政治的相对封闭性客观上要求建构新的渠道来推动政府内部尤其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沟通以消解体制内的政治压力,事实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建构这样一个沟通渠道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官博即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事件之一。官博由于"博主"身份的政治性往往会成为沟通渠道的人格化代表,平等性和日常化成为了技术沟通异于以往的基本特征,官员通过微博发帖与回帖在同公民进行非正式沟通之余,从理念上、组织上和制度上起到了某种程度的科层解制作用,而公民的跟帖与转帖在非正式表达之余更是起到了对公权力的信任重建作用。但并不能因此而对官博给予过高的期望,因为官博现象的出现仅仅是有效政治改革来临之前的一种特殊时期的特殊政治现象而已,从长远来看,包括人大权威性建设、信访有效性建设和司法独立性建设在内的制度建设才是调谐顶层维稳与底层维权根本之道。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
[J].
于建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
于建嵘
.
学习与探索,
2009,
(05)
:113
-118
[2]
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下)——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裴宜理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余锎
.
国外理论动态,
2008,
(03)
:45
-50
[3]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
-50
[4]
中国信访制度批判
[J].
于建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于建嵘
.
中国改革,
2005,
(02)
:26
-28
[5]
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建嵘
.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49
-55
[6]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研究[M].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张劲松, 2009
[7]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培林等著, 2005
←
1
→
共 7 条
[1]
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
[J].
于建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
于建嵘
.
学习与探索,
2009,
(05)
:113
-118
[2]
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下)——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裴宜理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余锎
.
国外理论动态,
2008,
(03)
:45
-50
[3]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
-50
[4]
中国信访制度批判
[J].
于建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于建嵘
.
中国改革,
2005,
(02)
:26
-28
[5]
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建嵘
.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49
-55
[6]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研究[M].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张劲松, 2009
[7]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培林等著, 200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