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其应用

被引:13
作者
韩晓红 [1 ]
甘新平 [1 ]
李晓鹏 [2 ]
李培 [3 ]
付升旗 [4 ]
范锡印 [4 ]
机构
[1]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
[2]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
[3]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放射科
[4] 新乡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肺损伤; CT影像; 临床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6 [小儿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支原体肺炎(MP)的CT影像学特征,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MP。方法对36例经血清学证实的MP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P的治疗时间分为入院时及2、4周组进行CT影像表现比较,并按照年龄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对其CT影像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36例MP患者CT影像入院时主要表现为磨玻璃样变(75.0%,27/36)和小斑片状或结节状实变影(91.7%,33/36);治疗2周后主要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5.6%,2/36)和合并肺外病变(5.6%,2/36);治疗4周后病变完全消失。入院时与治疗2、4周时的各CT影像表现之间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4周各CT影像表现之间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20例中磨玻璃样变占15.0%(3/20),小斑片状实变影占20.0%(4/20),明显低于成人组(75.0%、50.0%),而大片状实变影(75.0%,15/20)、肺不张(15.0%,3/20)、淋巴结肿大(25.0%,5/20)、胸膜腔积液(10.0%,2/20)和支气管扩张(10.0%,2/20)比例则明显高于成人组(43.8%、6.3%、12.5%、6.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的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M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35 / 63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J]. 李姣.中国急救医学. 2011 (07)
[2]   儿童支原体肺炎64层CT薄层重建及HRCT表现特点 [J].
陈欣 ;
何玲 ;
张官平 ;
刘先凡 ;
程香 ;
郭振华 ;
郑鹤琳 ;
邹琳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08) :1474-1476
[3]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点附视频 [J].
曲丹 ;
林琳 ;
李胜岐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02) :269-271
[4]   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的研究 [J].
陆月明 ;
秦玉波 ;
丁小丽 .
东南国防医药, 2009, 11 (04) :308-309+315
[5]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 [J].
郭红年 .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01) :54-55
[6]   支原体肺炎63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J].
张大鹏 ;
张少熠 ;
闫军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 (11) :1274-1275
[7]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的关系 [J].
董宗祈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04) :243-245
[8]   肺炎支原体肺炎100例临床分析 [J].
左富凤 .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4, (04) :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