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种子特性与种群扩展关系的研究

被引:28
作者
杨辉
华鹏
黄培祐
机构
[1]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系
关键词
苦豆子; 种子特性; 种子萌发; 种子散布;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6.01.039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1012 ; 0713 ;
摘要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种子体积大,千粒重达21.6g。种皮较厚,制约了种子的萌发,采用浓硫酸浸种和机械磨损破坏种皮明显提高了萌发率。种子散布主要依靠自身重力,其散布格局是聚集型散布,多分布在母株周围,为该区域的种子库提供较多的种质资源。此外,还有动物散布和水力作用的散布,使种子能传播较远的距离,同时种子被采食后,通过消化道的磨损使种皮的通透性提高,促进了种子的萌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苦豆子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初探 [J].
李爱华 ;
孙兆军 .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354-356
[2]   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区苦豆子的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 [J].
尹长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5, (02) :48-54
[3]  
干旱区免灌植被及其恢复[M]. 科学出版社 , 黄培〓编著, 2002